體能訓練是一個復雜的系統(tǒng)工程,包含諸多要素。體能訓練包含身體功能訓練、基礎體能訓練和專項體能訓練3個層級,無論哪部分訓練都無法一步到位,都需要分階段進行。體能是部隊訓練的基礎。在軍事體育訓練大綱中基礎體能訓練的考核課目有單杠引體向上、單杠屈臂懸垂、俯臥撐、仰臥起坐、30米×2蛇形跑、3000米跑等等。拿新兵團體能訓練來說,需要以分層訓練、分段實施、分級提高為主的“進階式”訓練法進行訓練,會提升各項訓練的優(yōu)良率,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官兵的體能素質(zhì)。
這次主要講一下引體向上訓練課目,它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上肢力量練習,可以增強包括肱二頭肌、背闊肌、大圓肌等肌肉在內(nèi)的上肢屈肌和肩背肌群力量,有效幫助戰(zhàn)士們提高克服自身體重的能力。
引體向上這個看似簡單的動作背后,蘊藏著許多重要的動作機制。
①準備狀態(tài)時,雙手緊握橫杠,腰腹部肌肉做等長收縮,使脊柱處于中立位,保持軀干的平衡穩(wěn)定。
②軀干向上運動時,肱二頭肌、肱肌做遠固定向心收縮使肘關節(jié)屈;背闊肌、三角肌后束做近固定向心收縮使大臂在肩關節(jié)處做內(nèi)收,此環(huán)節(jié)背闊肌收縮提供主要動力,斜方肌中、下束和菱形肌做近固定向心收縮使肩胛骨下回旋。
③在軀干向下運動的過程中,關節(jié)運動方式與軀干向上運動過程相反,所有參與運動的骨骼肌做離心收縮控制下降速度。
在整個動作過程中,可以將參與的肌肉大致分為如下兩類:
穩(wěn)定?。焊怪奔 ⒏箼M肌、腹內(nèi)外斜肌、豎脊肌等。
主動?。菏植考∪?、肱橈肌、肱二頭肌、肱肌、三角肌、背闊肌、斜方肌和菱形肌等。
戰(zhàn)斗應用:
通過引體向上的練習可以提高戰(zhàn)士們在戰(zhàn)斗中的攀爬能力、抓握能力、翻越障礙物能力、拖拽受傷戰(zhàn)友能力,撤離戰(zhàn)場能力。
基礎練習、動作規(guī)范及錯誤動作示范
在日常訓練中,動作規(guī)范的引體向上應符合以下兩個標準:
一、動作全程不得借力,應當嚴格規(guī)范地完成引體向上。二、完整的引體向上在拉起后,下頜應該超過單杠。同時,在完成一次動作身體下落后,手臂應完全伸直,再進行下一次動作。如果訓練中下頜未超過單杠,或在拉起時手臂未處于伸直狀態(tài),則該次引體向上為不完整動作。不完整的動作會降低訓練效果,影響上肢力量的發(fā)展。
正手引體向上
1. 核心握緊
2. 雙手正握
3. 上拉主動挺胸
4. 發(fā)力呼氣,下落吸氣
錯誤動作示范:
1.【慣性擺動】
動作過程中不能出現(xiàn)身體前后擺蕩借力的現(xiàn)象,身體前后擺蕩借力不光會降低引體向上的訓練效果,也會增加肩關節(jié)的受傷風險。
2.【發(fā)力偏離】
拉杠時,過分仰頭挺胸,靠伸長脖子達到引體高度,導致上體后仰,上拉困難。
3.【下肢發(fā)力】
通過擺動下肢,帶動上體運動,借助擺動的力量帶動上體運動,無法達到鍛煉相關肌群的效果。
訓練方法:
降階練習-吊環(huán)劃船、輔助引體向上
引體向上根據(jù)訓練目的的不同,可以分為正手引體向上和反手引體向上。在大綱的科目考核要求中,考核動作為正手引體向上,所以在日常訓練中,應主要練習正手引體向上,反手引體向上可以作為輔助訓練科目。
如果受訓者的上肢力量水平不足以完成引體向上,則可以練習相關的降階動作,比如彈力帶輔助引體向上,把彈力帶固定在單杠上,受訓者腳踩彈力帶,依靠彈力帶的助力完成引體向上練習。除此之外,受訓者也可以練習吊環(huán)劃船,啞鈴組合練習來儲備基礎的上肢力量,可以聯(lián)系杠鈴劃船、高位下拉來儲備背部力量。
在練習吊環(huán)劃船時,要注意以下標準:
一、練習時應主動收緊腹部和臀部,保持身體呈一條直線。
二、在拉起時,應主動挺胸,讓雙手觸碰到胸部,再緩慢下落身體,待手臂完全伸直后再進行下一次動作。吊環(huán)劃船的動作難度與身體和地面的角度有關,身體與地面夾角越小,動作難度越大,在練習時,應選擇適宜自己的動作難度進行練習。
對于無法完成引體向上,或者完成數(shù)量少于6次的受訓者來說,建議每周練習2到3次吊環(huán)劃船,每次練習8到10組,每組練至力竭,組間休息1到2分鐘。
升階練習-負重引體向上、離心引體向上
如果受訓者可以完成10次及以上標準引體向上,則可以練習相關的升階動作,比如負重引體向上和離心引體向上。在進行負重引體向上訓練時可以選用多種裝備進行加重,例如作戰(zhàn)背心、橡膠槍、水壺以及壺鈴和啞鈴等訓練器材;確定負重裝備后應將其與身體連結(jié)牢固,之后再開始訓練,動作要求與單杠引體向上考核科目相一致。
離心引體向上動作模式與標準引體向上相一致,區(qū)別在于動作速率,離心引體向上拉起階段用1秒鐘完成,身體由最高點降至最低點的下落過程需用3到5秒鐘完成,整個下落過程緩慢而勻速。引體向上升階訓練建議每周練習1到2次,每次練習4到6組,每組練至力竭,組間休息1到2分鐘。
來源:中國軍網(wǎng)、北海艦隊、國防在線、Shuman